第五十九章官府规划工农业布局-《汉末之并州匪政》
第(2/3)页
“大量货物堆积在产地无法销售,既不利于工业发展,也不利于商业活跃。”
孟朝的情况还不同于后世的经济危机,在孟朝民间有旺盛的物资需求,就是单纯的交通不够便利,手工业制成品运送不出去。
当初在河东、太原两郡的时候这种情况还不明显。可是当版图扩大到了全国,一样东西从并州太原,运到交州海南,其成本都已经足够在交州开设一个工坊,单独生产出来了。
在一众公卿都凝眉苦思时,杜畿继续说道:“且麻烦不仅于此,大量百姓投身工商业,使人力无意义的浪费于内卷之中,反倒荒废了大量农田。”
民部中郎国渊十分关切这个问题,毕竟田亩数量,农田产出就关系到民部的政绩。主动问道:“杜少尹对此可有解决之策?”
杜畿向张瑞恭敬拱手行礼,然后说道:“臣建议通过税收调节工商业布局。”
张瑞眉头一皱,郑重的说道:“税乃国之根本,不可轻动。增税则使民间沸腾,百姓民不聊生。减税则使国家税赋不足,若有人趁机偷税、漏税,乃国家巨大损失。”
明朝的教训,张瑞历历在目。
自古王朝末年都国家积弊,权臣弄权,军力废弛。但明朝偏偏并非如此,直到崇祯年间,明朝也没什么权臣祸乱朝政,军队战力依旧剽悍。
明军作为王朝末年之师,不但顶着腐败减损,还顶着各种来自朝廷文官的束缚,与清朝开国之师,打的有来有回。若没有那些叛变的明军帮助,清军到死也打不进山海关。
无论怎么看大明都没有亡国之相,可就是因为收不上赋税来,最终轰然倒塌。明军投降清军之后,有了粮饷,战斗力瞬间连翻数倍。
作为封建统治者,张瑞宽仁百姓是理想追求,但依法收税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原则。谁碰谁死。无论多收还是少缴都要上断头台。
杜畿作为最早跟随张瑞的高官之一,对税收铁律当然有所了解,立即说道:“陛下,臣与工信司诸同僚已经认真核算过,调整布局之后,将会显著增加几个税收来源。请为陛下详述。”
“可。”
杜畿令侍卫挂好工信司绘制的地图。
这副地图迥异于之前的军事地图,上面深浅不一的绿色、褐色标注了平原、山地、丘陵,以及一个又一个浓墨重彩划出的经济圈。
杜畿手指京畿地区,说道:“关中八百里秦川,实乃天府之国。然自陛下挥师入关以来,弘农、京兆、左冯翊、右扶风等地得益于宽厚条件,都着力发展工商,以收割关东财富。时至今日,各行各业在各郡依旧野蛮生长,如同田间杂草丛生。”
第(2/3)页